如何從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智慧治理?——智慧燈桿
在當今時代,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智能化基礎設施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其發展狀況備受矚目。智能化基礎設施不僅涵蓋了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還包括新興的以感力、算力、連接力、運力、存力、智力、綠電力等融合創新為典型特征的設施建設。它猶如城市的 “智慧神經”,為城市的高效運行和發展提供著基礎支撐。而智慧治理,則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治理的精準化、高效化、科學化,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通信網絡領域,5G 網絡的快速普及為萬物互聯提供了高速率、低時延的通信保障。截至目前,我國 5G 基站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從城市核心區域逐漸延伸至偏遠鄉村。在交通領域,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有效提升了交通運行效率。智能交通信號燈能夠根據實時交通流量自動調整配時,緩解擁堵狀況。高速公路的 ETC 系統實現了不停車收費,大大提高了通行速度。在能源領域,智能電網的建設使電力供應更加穩定、高效,能夠實現對電力的精準調度和分配。
智慧燈桿作為智能化基礎設施的典型代表,正逐漸在城市中普及。它集照明、通信基站、環境監測、視頻監控、信息發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在一些城市的主干道和重要區域,智慧燈桿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搭載的環境監測設備可以對空氣質量、噪音等進行實時監測,為環保部門提供準確的數據。而燈桿上的顯示屏,即燈桿屏,則發揮著重要的信息發布作用。
智慧燈桿及燈桿屏還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與城市管理平臺的連接,智慧燈桿可以實現對城市設施的遠程監控和管理。當燈桿上的傳感器檢測到路燈故障、井蓋缺失等問題時,能夠及時將信息反饋給管理部門,以便快速進行維修和處理。在公共服務方面,燈桿屏可以發布文化活動信息、旅游景點介紹等,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旅游服務水平。在 [城市名稱] 舉辦的一場大型文化活動期間,燈桿屏滾動播放活動的時間、地點、節目內容等信息,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盡管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邁向智慧治理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基礎設施發展統籌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各類基礎設施之間缺乏統一規劃、分工銜接與功能互補的互動關系,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空間布局不平衡等現象。不同部門建設的基礎設施往往各自為政,導致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交通部門建設的智能交通系統與公安部門的視頻監控系統可能無法有效對接,影響了數據的共享和綜合利用。
要實現從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智慧治理,首先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對智能化基礎設施的目標、定義、范圍、地位、作用、價值、戰略、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定價、運營、養護、風險、監管、法律、制度、政策、標準、評價、治理等作出系統性安排。明確各部門在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治理中的職責,建立健全跨部門協調機制,打破信息孤島,促進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規范,確保不同系統之間能夠互聯互通。
全面完善智能化基礎設施體系至關重要。持續加大對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提升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推廣智慧燈桿等多功能一體化設施的應用,提高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綠色環保,采用節能技術和材料,降低能耗和環境污染。
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創新、社會投資、多方參與的發展格局。政府要加大對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運營。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技術的國產化替代,提高我國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為智慧治理提供人才保障。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是邁向智慧治理的基礎,而智慧治理則是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和歸宿。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分類施策、多方參與等措施,我們能夠逐步克服面臨的挑戰,實現從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到智慧治理的跨越,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的智慧城市,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